her name is laura.

“I'd say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for me is to understand.”

10.6.2022 – #Books

Written by 董啟章

斷斷續續搭車時睇,終於睇完。行文嚴肅,但係可以輕鬆睇,有時仲會睇到不自覺微微笑。因為本書乃係建構喺真實之上嘅胡說八道,幻想與史料接縫,有時都令人分唔清孰真孰假。唔係我睇開嘅書種,但的確有趣。最鍾意街道篇,隨手拈來〈愛秩序街〉後半一段:

Read more...

23.6.2022 – #Books

Written by 金文京

作者金文京教授乃朝鮮裔的日本人,二零一零年以日文出版《漢文と東アジア―訓読の文化圏》,其後自行翻譯成中文並加以補充,成為這本面向中文讀者的《漢文與東亞世界》。

本書通過使用漢字、漢文的不同情況,探討東亞各國不同的國家觀和世界觀。同時亦分析東亞各國與當時作為文化光源地的古代中國之間的地理距離和交流情況等如何影響各國形塑自身的語言觀和民族觀。

更有趣的是本書提及印度文化對東亞的影響。眾所周知佛教影響中國極深,而當朝鮮半島和日本受中國文化熏陶時正好遇上佛教盛行,於是兩國透過中國翻譯佛經(印度梵文)的過程,從中啟發對漢文、自身語言、甚至乎國際關係的另一番理解,並從此遺留深遠的文化意義。

👆🏻讀後使我更加好奇古代各國的文化交流與關係。定必與現今相映成趣。

Read more...

28.5.2022 – #Essays

當我們從自由的游離狀態被加壓成互相牽引的分子,在密封的容器內無處可逃,遙身一變成為共同體。

對瓶子外的巨人來說,我們誰是誰,沒有分別。

他就這樣將一些分子貼上標籤,然後等待另一些分子將其同化或殲滅。

這是瓶子裡的規則。

跟從與否,就結果而言或許沒有分別。因為,這也是個創造定律的實驗。瓶子內的一切終皆化流,誰人可以保持他的本質不變?一切有機會違反定律的分子都隨擲地破裂的瓶子煙消雲散了,碎片就埋在實驗室的地底。

實驗結果只能有一種。

上帝創造了可能性,巨人掌握你的可能性。

「跟著去吧,只有一條路可走了。」

Read more...

25.4.2022 – #Books

Written by 李維菁

很喜歡My Little Airport的《詩歌舞街》,當中的歌詞「剛過生的作家你介紹那年 寫過只有散步我們才真正聊天」勾起了我的好奇,翻查下知道所指的作家是李維菁,於二零一八年病逝。

這部應該稱為小小說還是散文,年前花了數晚讀畢。恰如其分的篇幅,以犀利的目光和敏銳的筆觸構成的種種洞見。總覺得行文間滲透出一絲冷酷的傲氣,有種不好接近的氣息。舉筆成劍,也許是這種感覺。另一方面,又感到一些悲哀的痴情,是看透了現實的無奈。


Selected quotes:

Read more...

1.6.2022 – #Movies

Directed & Written by Richard Linklater

Last scene.

Nicole, “You know how everyone’s always saying, ‘Seize the moment’? I don’t know, I’m kinda thinkin’ it’s the other way around. You know, like, the moement seizes us.”

Mason, “Yeah, I know. It’s constant, the moments, it’s just… it’s like always right now, you know.”

“Moments”

時間作為客觀的存在一直在流動,我們在時間之中也一直在流動。時間未曾為我們停留,我們也未曾抓住過時間。只有當萬千個片刻凝鍊成記憶裡的電流,那憶起的一瞬間才為我們所擁有。

結局,兩位大學新鮮人在德州的西部,遙望遼闊的荒野,感受踏在未來之始的興奮。我們大概都經歷過這種時刻,像是處於無限未來的入口,面前是一切的可能性在等著我們跳進去。

但終究,我們不過是依附在時間的短暫客觀存在物。漫長的一生實則只是曇花一現。如此短促,在時間拋棄我們之前,我們該如何——才能不枉此生?

PS 主角Mason的愛好是攝影,實在很適合電影的格調。

//

Read more...

21.5.2022 – #Books

Written by Jennifer Ouellette

於科學層面解構「我」的存在,知識涉獵神經科學、生物學、心理學等,溯本尋源,又點到即止,不至於太顯淺令人覺得無聊,又不會太艱澀而使人卻步。資料搜集全面,解說知識之前通常先以科學歷史或生活故事/現象入題,是挺耐讀的科學書籍。

人類真的是很精密的科學現象,尤其是講到「意識」和「自我」的部分,解拆下來就彷如機器人一樣。而人類的生成,各種基因的揉合與變異,其複雜程度又是奧妙得難以理解。我身為「我」的主宰,卻又不是全方位掌控著「我」,因為我的體內尚有許多過程定義了「我」的存在,而它們皆不是我意識所及的地方。

所以,讀著讀著就有種過於客觀化自己的分離感出現。從此唯物主義的角度看自己,一方面變得清晰,另一方面又似脫離完整。

感覺下一本書要讀些相反的東西作平衡。


// Reading notes //

Read more...

6.5.2022 – #Books

Written by Shoshana Zuboff

世界瞬息萬變,關鍵在於我們是否覺察到。

將現今的網絡時代與五年前相併比較,也覺差距甚遠,何況是二、三十年前剛冒起的時候。年代轉變之大,反映科技進步神速。轉過頭來,我們經已活在一個嶄新的數位世界,而其新穎程度甚至遙遙領先一般大眾的意識所及——有誰能夠肯定他全然了解現今的世界?當我們尚未觸摸到它的邊際,新的核心就已逐步成型,並開始旋動,將我們拋向另一個由他們掌控的新紀元。

他們是誰?他們掌控的是什麼?我們的未來會是何種模樣?

這些,正是本書作者Shoshana Zuboff(哈佛大學商學院榮譽退休教授)想要揭示我們的。科技進步本身不是一個問題,問題是,它應該有多樣性的發展航道供我們共同探索和選擇,而非只有少數人掌舵並走上的那條單一道路。

「如果數位化是我們未來的家,那也必須要由我們來建構才行。我們必須看清全貌,必須做出決定,必須決定將決定權交給誰。這就是我們替人類未來所打的一場戰役。」

Read more...

26.4.2022 – #Books

Written by Irving Stone

一路讀來,《梵谷傳》是我每夜寐前的慰藉。文生(Vincent)的人生藍本,伊爾文.史東(Irving Stone)的編纂,配以余光中舒心流暢的翻譯,在此世途暗局,竟有療癒之效。上乘的譯本,讀來無突兀之感,而能利用譯語之妙來深化意境,使人坐在本國的載船,仍能順暢地航於異國之海。余光中先生以大學畢業之齡用不足一年的時間譯成此傳,令我景仰拜服到極。

而文生的一生,回想起來心腔是如此揪緊,無法僅用寥寥片語概括。他的偉大難以形容,只能直接去了解。未受他的畫作所感動之前,我先被他的為人所震撼。身為牧師之子,他的命途始於福音。礙於性格,他被勉強派去礦區傳道,期間推衣解食,奮力救災,耗盡生命去解救那群世世代代受貧窮奴役的工人。他任由自己滿身煤污、吃乾硬的麵包、住粗劣的茅房,甚至一同下礦,即使生病仍拒絕接受舒適的解救,只因他認為如此才有資格向礦工們宣揚福音。

Read more...

3.4.2022 – #Books

Written by Алексиевич С. А

2015諾貝爾文學獎

厚厚的一本書,差不多600頁,花了半個月時間讀完。不太有壓力,就算有點精神疲勞時也可以讀,所以速度可以去得很快。作者說比起描寫盧旺達的紀實作品,她的書更像是床邊讀物。的確是一個個扣人心弦的故事,有部分更深刻得充斥著我整晚的思潮,在入睡前和半夢半醒之間都想著(因此我都避免讀完即睡)。閱讀這部作品時我經常會想為什麼俄羅斯人(應該說是蘇聯人?裡面還有白羅斯人、烏克蘭人、帕米爾人等等)這麼會說故事?隨口就能將過往有條不紊地組織成文,其中靈活多變、感情豐富,明明是椎心泣血的過往卻額外讀出了一份美麗,用美麗的語言敘述痛苦!我沒有讀過契訶夫、托爾斯泰等文豪的作品,但從人們的故事中可以讀出他們。人們就是被書本書刊的味道所包圍長大的,受詩人的教育,所以他們的語言如此動人,彷彿和生活融為一體,肯定是用盡全力去生存和感受才能得來。

不同受訪者講述自己的人生,經由作者之手拼湊出一個時代的多種面貌。他們回憶自己,也回憶別人。那是個和幸福沾不上邊的時代。人們告密,妻子的丈夫就被送進勞改營,活受折磨,也許十年後他能回來。回來後,大多性情大變,有的妻子能照顧他,有的無法接受,丈夫自己如是,因此自殺。有的連妻子也被審訊勞改至死。如果心靈強壯得可以不改變自己而能熬得過去,回來後竟要裝作一切正常,如常和告密者(親人、鄰居或同事)作伴。明明心知肚明,但不能宣之於口。和德軍打仗,以緊絀的資源全身投入,「為偉大的史太林作戰!」,只能夠殺死對手或者殺死自己,二選一,投降就是叛變。英雄只會戰勝或者死亡,歌頌英雄!昔日的「蘇聯兄弟」、「民族情誼」,一日之隔便幻化成殺人的匕首,在異族的肉體各處斬開切口後將其內在的所有都搗爛。因為名字不同,即便是胎兒也要在鮮血中窒息。林林總總的殘忍行為、失常舉措,在當時就像呼吸一樣自然。瘋狂的理智,為何會這樣?誠然,我們無法忽略人性中有一部分是對暴戾充滿愛戀。泯滅人性?到底我們對人性掌握多少?不如說,其實是人性被釋放了,就像群眾解放了個體的狂熱。

Read more...

10.5.2022 – #Movies

Directed by Anna Boden & Ryan Fleck

Written by Anna Boden & Ryan Fleck (screenplay), Ned Vizzini (novel)

電影改編自同名小說,內容取材自作者的個人經歷。主角是高中生Craig,因抑鬱和有自殺念頭而主動求醫,機緣巧合之下被安排住進成人精神科病房,展開五天彷若宿舍般的團體生活。

像是一個從朋友聽來的故事,輕鬆而親切。除了funny,也是fantasy,結局很美好,乜人生會咁順利咩?不過我鍾意。睇到最後心情真係幾歡快,有股蠢蠢欲動嘅力量去continue my life.

雖然話Craig抑鬱,但故事唔deep亦唔dark. 每個人都有佢自己嘅難關要過,而每個人都可以搵到佢嘅解決方法。最重要係佢願意,兼夾身邊有人支持。

“If you're not busy being born, you're busy dying.” —Bob Dylan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