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豢養一隻奴隸(不是書評)

10.3.2022 – #9ups

「古羅馬是一個移民的國際大都市,現代資本社會的雛形,在古羅馬時代就已建立,奴隸與主人,就像現代的勞工與企業,看羅馬時代的貴族如何管理奴隸,你會發現,身處21世紀的我們,其實尚未脫離奴隸時代。」書背上如此說。

先不提現代的白領和藍領是何種形態的奴隸,我隨意用DuckDuckGo搜尋「現代奴隸」,就有一大堆資訊顯示我們印象中的那種被虐待和奴役至死、終生不得自由也沒被當成人的奴隸仍然存在。超越時空的人口販子依然在世界各地拐騙各種老少男女,強行將他們從家人身邊分離,困到村子裡生孩子、踢至漁船上當免費勞工、推入工廠裡當童工等等。驟眼看,比較多報導的是海上奴隸,也就是與我們的口腔享受息息相關的漁業。

報導:「現代奴隸:看見臺灣遠洋漁業中的血汗」 pourquoi.tw/2021/07/05/comments-20210705-01/(林志鴻,2021年7月)

引用上文,「根據BBC報導,海產工業就是現代奴隸的其中一環,至今數千人被販賣至漁船上強迫勞動,當中甚至有人多年來都無法上岸,受害者透露,嘗試逃跑的人會被殺、被丟進海里。」

「《2016 全球奴役指數》指出:全球約有 4580 萬人的生活狀態屬於「現代奴隸」,其中以亞太地區為最多,佔總數的三分之二。」

而充斥現代奴隸的產業,包括電子產品、服裝、漁業、可可、蔗糖等。(來源:www.globalslaveryindex.org/2018/findings/highlights/)

換句話說,現代奴隸和我們相當接近。在香港生活,可以很方便快捷地購買各樣產品,只是每一樣產品的背後所連帶的鎖鏈未必是我們能夠想像的。未能夠想像,那就只能靠雙眼和雙手去了解:我們選購的產品,它的真正成本是什麼?是否包含對人/動物/環境的剝削?

舉例:

  1. 「巧克力奴隸:美味是非洲童工流血賣命換來!雀巢、好時挨告奴役兒童」 www.storm.mg/article/3473082?mode=whole(蔡娪嫣,2021年2月)

  2. 「美妝品的『零殘忍』,不單只看兔子標章,更複雜的內幕你一定要知道!」 www.vogue.com.tw/beauty/article/%E9%9B%B6%E6%AE%98%E5%BF%8D-%E5%85%94%E5%AD%90%E6%A8%99%E7%AB%A0-cruelty-free-beauty(Sara Radin&Yvonne Wang,2021年1月)

  3. 「電子垃圾:全球增長最快、回收率極低的家庭垃圾」 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53443864(2020年7月)

要改變這種境況,很大程度要靠消費者的選擇和反映去推動。但是,生活已經夠煩,買樣野都要查東查西思前想後嗎?我是覺得盡力而為就好,另外這種求證的態度為我們帶來的好處其實並不限於「消費」這個行為吧。:–)

“Once we know and are aware, we are responsible for our action and our inaction. We can do something about it or ignore it. Either way, we are still responsible.” — Jean-Paul Sartre

P.S. 來看看你常用的牌子還有沒有在用動物測試?→https://crueltyfree.peta.org/ 似乎都幾多(囧) 唔可以再買了!

(太多backlink唔畀post,所以del哂開頭啲http[sos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