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o vadis, Aida?” (2020) | 《突襲安全區》

12.3.2022 – #Movies

Directed by Jasmila Zbanic

Written by Jasmila Zbanic (screenplay by), Hasan Nuhanovic (inspired by the book “Under the UN Flag” by)

彷彿同處難民營,感受當中時間的折磨。

塞爾維亞軍的殘暴、波斯尼亞人的無助、聯合國的愛莫能助,這個三角旋渦一步步將觀眾的內心捲入自二戰後歐洲最為暗黑的種族屠殺事件當中。尾段處理得精彩,好幾幕像被捏住心臟,強烈的臨場感令我全情投入Aida的心境。

回到舊居、在亂葬崗被挖出之後,Aida重投小學教師身份。一次學生上台表演,台下家長包括同胞及昔日的敵人。片中逐一close up孩子的表情(之前都有過一次,極其深刻),這偽裝的和平底下是兩族人之間無法癒合的傷痕。而在經歷過慘絕人寰的戰爭之後,失去一切的Aida仍然選擇回到舊城市的小學教書。對於這群未受染色的孩子,她的內心有何盼望?在最後的鏡頭,我在她的神情背後讀到了無比複雜的情緒……

一場屠殺,是不可挽回的悲劇。面對昔日的敵人,倖存者該如何自處?聚焦在仇恨上,還是放眼於未來的孩子裡,使將來不要再有無止境的殺戮……

PS 現實歷史比戲中呈現的畫面更殘酷及恐怖,當中波斯尼亞人與塞爾維亞人的說詞亦有不一。 延伸閱讀: 報導者《斯雷布尼查──重返二戰後歐洲最大規模種族滅絕現場》 https://www.twreporter.org/a/srebrenica-slaughter 報導者《在加害者標籤之外──巴爾幹壞男孩的鄉愁與夢魘》 https://www.twreporter.org/a/serbianica-balkan 另,在小學表演中,有學生做的手勢據說是「阿爾巴尼亞雙頭鷹」手勢(?)←唔熟呢段歷史

//

—個人筆記—

開首,三個男人的臉龐,逐個pan。執野走人。

會議,aida在中間翻譯。聯合國代表上校和Srebrenica市長。由一開始已奠定日後的走勢:聯合國不斷縮,在場代表不過是沒有實權的傳話人,所謂基地虛有其表,日後還要配合塞爾維亞軍的要求,默許了大屠殺的發生。

聯合國發了最後通碟,這頭打發了Srebrenica的市長(市長說不可讓塞軍入城),下一鏡頭就顯示塞軍入城大開殺戒,市長被槍殺。

大批Srebrenica難民趕往聯合國基地,但基地只能容納數千人。Aida不斷周旋於同胞與聯合國之間,爭取她的丈夫及兒子進入基地。

塞軍大舉入城,肆無忌憚,聯合國上校夾在中間,毫無資源去幫助眼前的難民,被「㩒住砌」的情況下要去參加塞軍話事人Ratko Mladić姆拉迪奇的虛假「談判」,還要容許塞軍進入基地「搜索」士兵。值得一提的是,駐守聯合國基地的士兵只是一堆「荷蘭新兵」,一睇就知是無戰場經驗、拿來「戥腳」、毫無威脅。

就這樣,塞軍大刺刺地派巴士來送走平民到「安全地方」。女人和小孩上巴士,男人就上卡車,全部殺死。早在基地附近塞軍已忍不住大開殺戒,明知如此,「紙老虎」因毫無實權而只能配合塞軍,眼白白見住波斯尼亞人送死。當中有隱喻女性會被強姦(1. 被送去談判的女士被摸及以不軌眼光打量 2.女兒被強行從母親身邊拉走,該是捉去姦)。

這套戲現場感很重,尤其我們代入主角Aida來回奔走去做翻譯、想為丈夫及兒子謀得一處安全地方,然而結局去感受她即使多番嘗試亦無法挽救兒子即將要去死的現實……

整套戲就是一層壓一層般,將劇情慢慢推至最尾,主角的家人(和我們建立起感情的人)在最後關頭被搜出,帶上卡車,運到一處學校,趕往密室,這是一早就預計到的結局,但是意料之內並不代表我們能夠接受。最精彩的收尾之一,是影著父子三倆對視,然後鏡頭外兒童踢著足球,連環槍聲不絕,兒童四散,鏡頭慢慢後退,fade out全白。這處是留給觀眾沉澱剛才剎那發生的事……

不知多少年後,主角駕車重回舊城,走到舊居,陌生女子應門。往昔的時鐘依舊滴答在響。女人尷尬地招呼著主角,說以為戶主都死光。主角問有沒有他們以前的物品,女人答一直留著。女人叫兒子出來打招呼,兒子靦腆地說了hello就跑回房。多麼天真瀾漫!這裡就是我一對兒子長大成人的地方啊……(代入了主角)。主角叫女人搬走,離開時,和一男人擦身而過,男人打招呼,主角細看,他就是那位塞軍(帶頭入基地搜索的將領)。

主角重回當地小學教書。值得一提的是,之前在基地,主角看見她的兩位翻譯同工擁吻,不禁想起以前和平時代參加的一次髮型大賽,市民載歌載舞,兒子的樂隊表演著,臨尾一幕就是熟悉的臉孔逐一有個大頭。在這裡小學,也是每位台上兒童都逐一大頭,兩幕相同之處是眾人皆木口木面。

台下觀眾,有昔日的殺人犯(塞軍),也有昔人的受害者(波斯尼亞女人為多,但唔知點解都有男人倖存)。在慘烈的屠殺發生之後,這一片祥和景象是否會充滿暗湧?

主角在台下一角觀賞著孩子的表演。電影最後一幕以Aida的大頭結終。她的神情,五味雜陳,複雜卻又可能單純……這是最精彩的收尾。

忘了一提,是主角到訪舊居之後,屠殺的亂葬崗被挖出,主角前往認屍,行了一轉,到第二轉時,主角認出了兩個兒子的衣服……那場戲是我感受最深的一場,哭得心絞痛。彷彿我是那個母親……這套戲的臨場感真的很重,是我看過最能代入其中,沉重的無法再看第二次的戲。

而現實,比戲中呈現的畫面殘酷千倍。南斯拉夫內戰,必須花時間了解。